国防部,澳方演习提前通报中国吗?

2025-03-01 16:02:24 体育赛事 facai888

2025年2月,中国海军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国际水域进行了一次实弹演习,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,特别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方面的强烈反应,此次演习不仅考验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,还引发了关于国际军事活动透明度和通报机制的深入探讨,一个核心问题就是:澳方在进行类似演习时,是否会提前通报中国?

一、事件背景与经过

2025年2月11日,澳大利亚与美国、日本、菲律宾在南海进行了一场“海上合作活动”联合演习,演习期间,澳大利亚一架P-8A巡逻机非法进入中国西沙海域,随后被中国歼-16发射干扰弹驱逐,这一事件迅速升级了中澳之间的紧张关系,紧接着,2月21日,中国海军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国际水域进行了实弹演习,据外媒报道,此次演习导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客运航班在飞行途中改道,因为中国海军舰只警告飞行员说,他们正在实弹演习的上空飞行。

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中国军方在演习前未给予充分通知表示关切,新西兰国防部长柯林斯在接受采访时提到,中国仅提前“几个小时”发出通知,而不是预期的12至24小时,澳大利亚同样对接获通知时间过短表示了强烈不满,澳方认为,更长的准备时间将使航空公司有时间规划替代航线,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飞行风险。

二、国防部的回应与反驳

针对澳方的指责,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例行记者会上进行了详细回应,吴谦指出,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公海的有关行动完全符合国际法,他强调,中方的行动不会对航空飞行安全造成影响,并反问澳方:“下次澳方在中国周边举行的军事活动,会不会提前通报?”这一反问直击要害,将问题抛回给澳方,要求其反思自身的通报机制。

国防部,澳方演习提前通报中国吗?

吴谦还提到,中方在演习前已经反复发布安全通告,以确保过往船只和航空器的安全,他批评澳方有关言论与事实完全不符,指责澳方在明知中方行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,依旧进行无理指责和蓄意炒作,吴谦表示,希望澳方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两国两军关系,多一份真诚,多一点专注于合作的诚意,而不是无端制造紧张局势。

三、国际法与国际惯例的解读

此次事件引发了关于国际法与国际惯例的广泛讨论,海军研究院专家郑宏在接受采访时指出,目前国际法关于在公海开展舰炮射击时对外通报的具体流程、对象、时间等没有明确规定,主要是通过国家实践形成的国际惯例,他强调,为避免军事活动影响过往船舶和飞机安全,通常会对外通报,这次中国海军舰艇进行的舰炮射击训练,就是按照国际惯例和各国海军通常做法,通过有关公共通联频道进行了对外通报,并多次提醒过往船舶和飞机。

郑宏认为,通报的区域范围和提前的通报时间主要取决于军事活动的类型,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做法完全是专业的、合法的,他呼吁国际社会应尊重事实,理性看待中国在公海进行的正常军事活动。

四、澳方的反应与动机分析

澳方对中国军舰演训活动的过度反应,折射出其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焦虑,近年来,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加快,航母、驱逐舰、潜艇等先进装备不断列装,此次演训的3艘军舰,包括055型驱逐舰“遵义舰”,展示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,澳方对这一能力的担忧,是其炒作事件的根本原因。

澳大利亚一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忠实盟友,近年来,澳方在南海、台海等问题上频频跟随美国对华施压,此次炒作中国军舰演训活动,可以被视为澳方配合美国“遏华”战略的又一次行动,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频发,政府支持率持续走低,炒作外部威胁,转移国内矛盾,也是澳方此次行动的一个动机。

五、中澳关系的未来展望

此次事件无疑给中澳两国两军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,中澳两国在经济、文化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,两军关系也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方一直希望与澳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,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。

面对澳方的无端指责,中国的态度坚定而有理有据,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的回应,既展示了中国的自信,也体现了对国际规则的尊重,中国军舰在公海演训,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通行做法,中方有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,澳方的炒作缺乏事实依据,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,并敦促澳方停止无端指责。

中澳两国应秉持相互尊重、平等互利、和平共处的原则,加强沟通与合作,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,中国军舰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的演训,是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一次展示,也是中国维护合法权益的一次行动,澳方应理性看待中国的正常军事活动,停止无端指责和炒作,为亚太稳定作出建设性贡献。

此次中国海军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国际水域的实弹演习事件,不仅考验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,还引发了关于国际军事活动透明度和通报机制的深入探讨,通过国防部的回应和国际社会的反应,我们可以看到,尊重事实、理性看待双边关系的重要性,中澳两国应加强沟通与合作,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