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数字化时代,电子签约平台以其便捷性和高效性,迅速成为许多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首选,在看似正规的电子借贷背后,却隐藏着令人震惊的秘密——电子签高利贷放款人,竟然可以不是活人!这一惊人发现,不仅揭示了电子借贷行业的阴暗面,更对广大借款人的权益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想象一下,当你急需一笔资金应急时,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,就能通过电子签约平台迅速获得贷款,这种便捷性,让电子借贷平台如借贷宝、人人信等迅速走红,正是这种便捷性,也为高利贷和欺诈行为提供了温床。
借款人洪先生和王女士的经历,就是电子借贷陷阱的典型案例,洪先生急需5000元资金周转,通过借贷宝平台签署了电子欠条,但实际到账只有3500元,7天后却要偿还5000元本金及1500元利息,王女士则通过人人信平台借了30000元,到账仅14000元,其余16000元被以利息名义扣除,这些看似正规的电子借贷,实则暗藏高利贷陷阱,让借款人陷入困境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些高利贷放款人的身份竟然可以不是活人!电子签约平台要求放款人进行实名认证,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技术手段,如使用去世者的信息注册账号,或者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,这样一来,即使借款人发现自己遭遇了高利贷或欺诈行为,也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因为根本找不到真实的放款人。
人人信平台的产品经理在央视记者的调查中透露,他们平台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的,这种“实名认证”形同虚设的做法,不仅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,也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。
电子借贷平台作为连接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桥梁,本应承担起审核和监管的责任,在实际操作中,一些平台却对高利贷和欺诈行为视而不见,甚至默许和鼓励这种行为的发生。
以借贷宝为例,尽管平台上有明确的利率上限规定,但实际交易中,放款人和借款人往往通过私下转账的方式完成交易,平台根本不监管实际放款金额和利率,只要借贷行为发生,借贷宝平台就向借款人收取“出证费”,而一旦欠条逾期,平台还会收取逾期费,这种商业模式,让借贷宝平台在借款人不断滚动的债务中持续获利。
面对电子借贷平台的陷阱和高利贷的威胁,借款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?
借款人要保持警惕,仔细阅读借贷合同和协议,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其中的条款和条件,借款人要尽量避免私下转账交易,坚持在平台上完成所有交易流程,如果发现自己遭遇了高利贷或欺诈行为,要立即向平台举报并寻求法律援助。
借款人还可以通过提高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来避免陷入陷阱,了解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范围、学习如何识别高利贷和欺诈行为等。
电子借贷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健康发展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,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子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。
要建立健全电子借贷平台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,确保平台具备合法合规的经营资质和风险管理能力,要加强对平台业务活动的日常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,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违规行为,还要加强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,形成合力打击高利贷和欺诈行为的良好氛围。
电子签高利贷放款人竟不是活人这一惊人发现,不仅揭示了电子借贷行业的阴暗面,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理性思考,在享受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,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安全,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稳健前行。